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刘永刚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当汉字挺立起来,如塔、如碑——专家热议刘永刚雕塑绘画展

2023-12-07 00:00:00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
A-A+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刘瀚潞   通讯员  丁阳亮

  12月3日,“挺立——刘永刚雕塑绘画展”艺术研讨会在李自健美术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评论家、艺术家齐聚一堂,就展览与公共艺术、城市环境等话题进行研讨。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殷双喜,艺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陈孝信,艺术批评家荣剑,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教授杨卫,艺术批评家、西方美术史研究学者王端廷,艺术批评家、画家郭晓川,美术批评家、策展人何桂彦,艺术批评家、中国油画学会理事邓平祥参与研讨。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振华担任研讨会主持。

  触摸挺立的汉字,传递火一样的情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2/834d725fdb6caa8876f94170ff2d755f.png

  今年9月30日,“挺立——刘永刚雕塑绘画大展”在李自健美术馆开展,23座高达6~11米的不锈钢喷彩巨型群雕亮相,“挺立”于天鹅湖四周的公共空间与美术馆展场内外,吸引了许多观众观赏打卡。

  刘永刚,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创作部主任。他出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的左旗根河,曾在中央美院跟随靳尚谊学习多年。他1992年赴德国学习深造,回归祖国后,以文字为媒介,进行艺术创作,广泛涉猎油画、雕塑、水墨、陶艺等门类。他在大胆吸取西方经典艺术的同时,又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底蕴。他以汉字为原型,运用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诸多元素,巧思妙合,最终创造出众多意涵深刻、奇特恢宏的汉字现代巨型雕塑。

  本次展览是对刘永刚艺术创作55年的一次全方位的综合展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代表性作品的整体呈现,系统详实的理论梳理,力图为观众展现艺术家持续创作的内在驱动力和密切关联的深层线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2/1ff3bd7f7f4941bca75c9f4ec2d883f3.png

  研讨会上,李自健表示,刘永刚汉字艺术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几千年的汉字文化,其中运用了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诸多元素。呈现的展馆及周边环境中的汉字雕塑,虽然我们不能马上识别出字形,但当我们走到作品中间,能看到很多内容、产生很多感悟。比如,大家刚刚久久停留的“德”字雕塑,德行天下,德为先,挺立的至少11个“德”字都包含了中国的道德、文明和精神的深刻寓意。如今分布在土地上的23座汉字雕塑,每座雕塑、每个选址,都是我和艺术家刘永刚两个人用脚丈量的,很开心能在李自健美术馆呈现出刘永刚的这些艺术结晶。我相信,这些挺立的汉字,能够激发我们的文化自信,展现出我们对中华文化的敬仰敬畏。

  “公共空间里的汉字雕塑作品和美术馆结合得如此的完美,这其实是我一直所想要的作品。”刘永刚感慨。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应该是摆在美术馆的,让大家去欣赏去感受艺术的魅力,更应该是摆在环境当中,让人们可以参与其中,用手触摸感知它的温度。这种温度,或许手摸到的是冰凉,但传递的却是一种火一样的情感。

  把汉字立在大地上,如塔、如峰、如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2/542988bee8fa1a1f5e8cdf4e99cc0a4a.png

  “刘永刚的艺术作品,是他个人的奋斗和周边大家支持的结果,所以他才能‘站立’‘挺立’”。殷双喜认为,这个展览应该是刘永刚跟李自健共同的作品,是李自健美术馆建设的一个延伸。美术馆多多少少都会有周边空间,它的环境会和美术馆本体互相辉映。此次展览实际上是在美术馆内外开发形成的一个作品,我个人希望通过展览的推动,李自健美术馆能以美术馆的中心周边环境为基础,精选国内外的雕塑,打造出一个美术馆的雕塑公园或是雕塑群,把公共艺术的理念进一步落实放大,把展览办在祖国大地上。

  郭晓川认为,刘永刚的汉字雕塑作品能找到这么一个理想的陈列展示的地方,能给这么多人带来好的艺术享受,是非常难得的。刘永刚是创造性和创造力都比较强的艺术家,是在不停地创新、突破主题。他的绘画总是在不停地寻找新的闪光点、新的思路。刘永刚善于思考,总是在关注文化和思想上的内容,所以从他作品当中总是能看到一种思想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2/f4ed013b6b50d05759b063481129dc50.png

  “艺术是艺术家人生的总和。一个艺术家的起点构成了他的一个基点,他像一个圆的半径不断地延长,半径越大,见识越广,艺术之树也越茁壮。”王端廷说,刘永刚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艺术家,出生于内蒙古,求学于中央美院,留学德国多年,他的艺术构成元素丰富。同时,他不断吸纳,不断保持对生活的敏感,不断给他的艺术填充内容。相信刘永刚有才华、有志向,把他的艺术再往前推进一步。

  “在刘永刚这批留德的艺术家身上,我能够看到一种思辨性。”荣剑认为,观看这个展览,可以看到刘永刚在综合艺术上的创作能力。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惯性,很多年轻人在模仿一些成功的艺术家。这种模仿是艺术发展的“魔鬼”。刘永刚没有被流行的艺术样式观念所束缚,他按照自己的想象和继承下来的文化理解力来创作表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2/9774ddc1ceca46ee5ff54c6f99a0ff39.png

  杨卫认为,从架上绘画到雕塑,刘永刚一直在探索艺术的形式和内容的结合,而且做得相对完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领域逃避甚至否定力量。刘永刚的艺术是反其道而行,他坚持在强调雄性和力量感,“挺立”不仅仅只是一个姿态,而具有很强的精神隐喻性。刘永刚的这些雕塑,漫布在美术馆的周边环境,硬挺的雕塑作品与柔美的江南风景,形成了一硬一软、一张一弛的关系,非常适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2/c8fe95c770e668e215f3b9686e951eca.png

  “刘永刚的这些挺立的汉字,如塔,如峰,如碑。”陈孝信说,在汉字艺术的现代化当代化转化的景观中,刘永刚挺立的汉字,改变了汉字的二维平面属性,具有了三维空间的属性,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公共艺术,走向了大众的视野。他增加了汉字的触感和质感,也改变了它的视觉艺术的属性,使汉字可以敞开胸怀、拥抱观众,使汉字变得坚实、厚重、雄壮与刚强。

  邓平祥认为,中国人崇拜文字,而不太能欣赏视觉艺术,尤其是一些空间式的艺术。刘永刚的雕塑,把中国的文化里对文字的这种崇拜转换成一种空间艺术,很有他的一种态度。

  责编:刘瀚潞

  一审:刘瀚潞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刘永刚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